《九月初九——重阳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这是一个饱含丰富文化内涵与传统习俗的节日。
重阳节源于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新的内涵。
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秋高气爽之际,人们登上高山,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饱览壮丽的秋景。极目远眺,山河壮丽尽收眼底,让人心胸开阔,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能随风飘散。而佩插茱萸则是一种古老的避邪方式,茱萸香味浓烈,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人们相信在重阳节这一天将茱萸佩戴在身上可以辟邪消灾。
赏菊也是重阳节不可或缺的活动。菊花在秋风中凌霜而开,淡雅高洁,象征着长寿和不畏艰难的品质。每逢重阳,各地都会举办菊花展,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菊花争奇斗艳,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在现代社会,重阳节被赋予了敬老爱老的深刻意义。人们在这一天会向家中的长辈表达敬爱之情,或是陪伴他们聊天、散步,或是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这一转变,让古老的重阳节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传承中华民族尊老传统美德的重要节日。它提醒着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记敬重和关爱那些为我们的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