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二》
十月初二,一个在日历上看似平常的日子,但于某些人、某些地方而言,却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乡村,十月初二或许是农闲与农忙交替的微妙节点。此时,秋风已将田野吹得一片萧索,粮食大多已颗粒归仓。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农,会在这一天聚在村头的老树下,谈论着这一年的收成,分享着各自种植的经验。他们粗糙的双手,是岁月与土地对话的见证。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火气息,那是从各家烟囱里冒出来的,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恬静与满足。妇女们则趁着这时候,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准备棉衣棉裤,针线在手中熟练地穿梭,每一针都缝进了对家人的关爱。
于我而言,十月初二是一段回忆的索引。小时候,每到这一天,奶奶总会做一种特殊的糕点。那糕点的香甜气息能弥漫整个屋子,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围在灶台边,眼巴巴地看着锅里渐渐成型的糕点。奶奶会笑着嗔怪我太心急,可手上的动作却更快了,只为了让我早点吃到。如今,奶奶已经不在了,但每到十月初二,那糕点的味道仿佛还萦绕在鼻尖,那是家的味道,是爱的余温。
十月初二,没有节日的盛大狂欢,却有着独属于它的宁静与温暖,它是岁月长河中的一颗小小明珠,在平凡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承载着过去的记忆,也孕育着对未来的憧憬,在这一天,人们在各自的故事里,书写着生活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