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谚语农谚大全 天气已热,尚未达到极点,所以称作“小暑”。小暑已是绿树浓荫,炎热渐渐袭来,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小暑是全年降水最多的一个节气,并会出现大暴雨、雷击和冰雹。农谚:“大暑小暑,灌死老鼠。”“小暑热,果定结;小暑不热,五谷不结。” 俗话说“热在三伏”,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七月七日小暑天。“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太阳黄经为105度。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时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后,到处绿树浓阴,很多地区的平均气温已接近30度,时有热浪袭人之感,暴雨也时常在小暑节气光顾我国的大部分。由于这段时间的雨量集中,所以防洪防涝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大署小暑,灌死老鼠”之说。更有“小暑南风,大署旱”“小暑打雷,大署破圩”的经验总结。小暑若是吹南风,则大署时必定无雨,就是说小暑最忌吹南风,否则必有大旱;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冲决圩堤。 时当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我们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这是因为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关系,有其一定规律。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中医养生主张一个“平”字,即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有过激之处,如喜过则伤心,心伤则心跳神荡,精神涣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则精神失常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五脏功能的集中表现,而这一切又以心为主宰,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然,心神受损又必涉及其他脏腑。在情志方面,喜为心之志,这 “喜”是在不过的情况下,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故夏季养生重点突出“心静”二字就是这个道理。谚语 小暑小禾黄 小暑吃芒果 小暑温暾大暑热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小暑南风,大暑旱 小暑打雷,大暑破圩 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 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无雷便是台 大暑小暑,有米懒煮小暑农事 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 有的年份雨稀少,高温低湿呈伏旱。 立足抗灾夺丰收,防涝抗旱两打算。 夏播作物间定苗,追肥治虫狠锄田。 春苗中耕带培土,防治病虫严把关。 棉花进入花铃期,修治追耪酌情灌。 预防中暑和中毒,掌握两早和两晚, 毛巾肥皂随身带,长裤长褂身上穿。 空闲地上种蔬菜,头伏萝卜不容缓。 雨季造林好时机,精细认真管果园, 冬修榆树夏修桑,修整白杨于伏天。 村村户户沤绿肥,肥堆如山麦增产。 割晒青草好时机,牲口冬季之“美餐”。 伏天牲口保好膘,秋天种麦不为难。 鱼长“三伏”猪三秋,增饵防病是关键。小暑农谚 天旱防备雨涝,雨涝防备天旱。 既抗旱,又防涝,旱涝丰收两牢靠。 睡了一觉,由旱变涝。 小暑大暑,灌死老鼠。 六月年景如翻饼。 年年防涝,月月防盗。 防汛工作早张罗,水到不致荒手脚。 事先不挖沟,暴雨无处流。 暴雨下满湾,冲垮堤和堰。 雨前不疏沟,大雨沟外流。 沟水外漫,淹了农田。 预先不清淤,水到来不及。 河道淤浅,水来外漫。 沟旁没有树,水到堤难护。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人怕引诱,塘怕渗漏。 河堤再坚硬,老鼠能挖洞。 河道决口似瀑布,千人万人难挡住。 伏天热得狠,丰收才有准。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农夫莫忘昼夜观天,阴晴风雨,积累经验。 淋了伏王,一天一场。 淋了伏头旱伏尾。 东南风,雨太公。 东南风上不来,上来漫锅台。 夜起东南风,下雨就不轻。 六月东风当时雨,好似亲娘叫闺女。 东风急溜溜,难过五更头。 东风刮得急,就要披蓑衣。 雨过东风急,还得披蓑衣。 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风急云越急,越急越有雨。 旱了东风不下雨,涝了东风不晴天。 常刮南风忽转北,风雨齐来到不黑。 常刮北风忽转南,当夜就是阴雨天。 伏里顶风乌云集,顷刻之间下大雨。 六月好下隔道雨,六月好下牛背雨。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淋死鸡;云往南,水漂船;云往北,瓦碴晒成灰。 云彩往东一阵风,云彩往西雨凄凄,云彩往南雨连连,云彩往北一阵黑。 不怕云彩顺风流,就怕云彩乱碰头。 乱云天顶绞,风雨就来到。 云彩乱绞头,下得没了牛。 午后西北黑云生,往往下雨还刮风。 云从西北起,狂风连急雨。 云从东南上,下雨不过晌。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厚云连成片,当时把雨见。 云彩接太阳,大雨下三场。 乌云接驾,不阴就下。 黑云接了驾,就要把雨下。 云来接,龙王不得歇。 云彩接太阳,明天下一场。 云彩接老爷儿(太阳),有今儿没有明儿。 早烧雨,晚烧晴,乌云接日等不到明。 早晨烧,晚上浇。 早晨下雨一天晴。 黑云接得低,有雨在夜里;黑云接得高,有雨在明朝。 日落云里走,有雨半夜后。 午后云上日,有雨在当时。 午后云遮,夜雨滂沱。 午后有云不上日,有雨就得二三日。 扫帚云,淋死人。 天上起了炮台云,不过三日雨淋淋。 云似炮台形,没雨定有风。 日出云如山,午后地不干。 早有破絮云,午后雷雨淋。 早晨遇云,不雨也阴。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湿,西风干。 东风云过去,雨下不多时。 乌云往东,有雨稀松。 西北风是开天的钥匙。 傍晚西北风,半夜天就晴。 早上浮云走,明日晒死狗。 北风上了东,越刮越稀松。 早晨天无云,尽管远处巡。 云随风雨疾,风雨霎时息。天上有云丝,晴天便可知。 火烧云,晒死人。 傍晚火烧云,明日晒死人。 日落西边明,明天天准晴。 老爷儿(太阳)倒吊明天晴。 天上鲤鱼斑,晒禾不用翻。 瓦块云,晒死人。 早晨薄薄云,中午晒死人。 太阳倒照,晒得猫叫。 日头送了山,预备洗衣衫。 沉雷主连阴。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 不怕炸雷响破天,就怕闷雷挤磨眼。 西北黑云生,云雷必震声。 上昼雷,下昼雨,下昼雷,三日雨。 一夜起雷三日雨。 当头雷无雨,闷雷雨凄凄。 先动雷声无大雨,后动雷声雨凄凄。 久雨不见晴,一声霹雳鸣,阴雨即转晴。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当头雷无雨。 干打雷,不下雨。 早雷当日晴。 闪光西北天,大雨下连连。 立闪风雨急,横闪雨来迟。 东闪晴,西闪雨,南闪雾露北闪水。 闪光强转弱,有雨来不到。 朝虹雨,夕虹晴。 对日虹,不到明。 东虹呼雷西虹雨,南虹过去行雷雨,北虹就要干河底。 东虹辘轳西虹雨,南虹出来下涝雨。 东虹辘轳西虹雨,南虹出来摸鲶鱼。 虹吃雨,下一指;雨吃虹,下一丈。 早霞红丢丢,晌午雨溜溜;晚霞红丢丢,明天好日头。 早上放霞,等水烧茶;晚上放霞,干死青蛙。 早霞备雨具,晚霞行千里。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雾露不收,细雨淋丘。 早晚雾不散,有雨不过天。 三日雾蒙,非雨即风。 三日雾,起东风,若无西风雨不空。 早晨地罩雾,尽管洗衣服。 早晨有雾,尽管晒裤。 早晨雾浓一日晴。 早晨下雨一天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十雾九晴,不晴沟满壕平。 久晴雾阴,久阴雾晴。 久雨大雾晴,久旱大雾雨。 朝雾消,晒衣帽;朝雾延,阴雨天。 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 平时无露突然增,近日就要雨星星。 夜晚露水狂,明日好太阳。 露水越大,天气越好。 阴天夜无露。 大风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日晕雨,月晕风。 日晕三更雨,月晕一天风。 日出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日落有晕下满盆。 晕圈到中午,风雨都解除。 日晕蓝、红、绿,很快就有雨。 太阳披蓑衣,明天雨凄凄。 大晕风伯急,小晕雨师忙。 月亮被圈套,定有大风到。 圈儿套月亮,大风满天扬。 月亮生毛,大雨滔滔。 星星眨眼,大雨不远。 星星挤眼,大风临前。 久雨见星光,来日雨更狂。 北斗星打闪,隔雨不多远。 星星红蓝,近日雨灌。 星星稀,披蓑衣;星星密,晒脱皮。 日若当午见,三天不见面。 露一露,下个够。 亮一亮,下一丈。 晃一晃,下三晌。 太阳回头笑,等不到鸡叫。 夜晴无好天,等不到鸡叫唤。 夜晴无好天,明朝依旧雨绵绵。 先下蒙蒙无大雨,后下蒙蒙不晴天。 雨点落下一个泡,还有大雨要来到。 雨点落下一个锥,天明下到大天黑。 雨点像个钉,明天也不停。 六月六,看谷秀。 谷秀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谷打苞,水满腰。 拖泥秀谷。 拖泥带水看秀谷。 谷是泥里秀穗,麦是火里生金。 麦花要晴,稻花要雨。 麦是火里生金,稻是泥中结子。 谷子长得乖,无水不怀胎。 伏里无雨,囤里无米。 卡脖旱,少干饭。 六月稻,大水泡。 伏里雨多,稻里米多。伏里无雨,谷里无米。 三伏不受旱,一亩增一石。 天旱的芝麻,雨淋的北瓜。 天旱香瓜甜,枣子结得圆。 涝梨旱枣。 入伏不种黍和豆。 见暑不种黍。 伏里种豆,收成不厚。 种豆入伏,押宝有无。 暑伏不种薯,种薯不结薯。 小暑不栽薯,栽薯白受苦。 小暑种芝麻,当头一枝花。 过了小暑,不种玉蜀黍(玉米)。 麦不见伏,伏不见麦。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有雨种荞麦。 头伏萝卜,二伏白菜。 萝卜是根,耕地要深。 入了伏,手不离锄。 谷锄七遍谷无糠,稻耥三遍谷满仓。 稻耥三遍串串满,豆锄三遍粒粒圆。 豆锄三遍荚成串。 豆锄三遍粒儿圆。一遍扁,二遍圆,三遍四遍天鹅蛋。 棉花入了伏,三天两头锄。 早看东南黑,午前雨势急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天上勾勾云,地上雨淋淋 日暖夜寒,东海也干 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 伏期是指三伏,“三伏”是我国旧历中所规定的夏季常年相对最热的三个连续时段。"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少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的"三伏"。 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20天)、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间。 夏至是6月22日,算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