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历法的人都很清楚,子时是自古以来也是在中间换日的。
李淳风在唐朝制定《麟德历》时,就在《新唐书·历表》中明确指出:“古历分日,起于子半”,以子时的中点,即零时十二点,为一日之始。
汉初伏生的《尚书大传》中也指出:“周以十一月为正,色尚赤,以夜半为朔。”
在明朝时, 就有“夜子时”这个观念。王逵著《蠡海集·历数》(见:“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或 “古今图书集成历象典漏刻部总论”):百刻之说,众说纷纷,莫有定论,惟一说类优。以为每刻得六十分,百刻共得六千分,散于十二时该五百分,如此则一时占八刻零二十分。将八刻截作初正各四刻,却将二十分零数分作初初正初微刻各一十分也……又赵缘督一说,将十二时各分八刻,计刻九十六刻为大刻,却将馀四刻每刻分作六十分,四刻作二百四十分,每一时中又得二十分为小刻,如此则一时之中得八大刻,复有二十分小刻,截作初初正初,各得一十分为微刻也。其它或以子午二时各得十刻者,或以子午卯酉各得九刻者,或以夜子时得四刻者,皆非也……然夜子时之说,只是在夜半之前,故称夜子正。如冬至为起历之端而居中气,其前亦系十一月也。是以夜子正在亥时之后,故只有初刻而无正刻;(早)子时却只有正刻而无初刻,其意可见也。(这几段文字记载古代如何用“漏刻”计时的方法。“漏刻”是一种计时的工具,以铜壶储水,漏水滴看刻度来测量时辰。“漏刻”的构造可以参见“古今图书集成”。第一段与第二段文字只是定义一个时辰等于八刻零二十分。第三段讲其它时辰定义的方法有误,第四段是讲子时的定法,由第四段的文字可知,亥时过后的一小时(有初刻,无正刻)为“夜子时”,即23:00 - 24:00这一小时。既然有夜子时的观念,便隐含一日始于“夜半”的意思,即始于 0:00。否则,何必将子时分割为两部份?是以古人换日应该不是以 23:00 为分界。这里的古人究竟是多古?据“四库总目提要”中的记载,前人认为王逵是宋朝人,但是据纪昀他们推测,王逵应该是明朝人,其思想受邵雍影响很大。总之,在明朝以前,“夜子时”这个术语就已经存在。到底“夜子时”更早出现於何朝代?目前尚未找到直接证据,有待考证。)
赵缘督著《革象新书·卷二·时分百刻》中讲到:“……子时之上一半在夜半前属昨日; 下一半在夜半后属今日……”据记载,赵缘督是元朝人,他上述的这段话已经有子时以夜半分前后的观念。虽然没有提到“夜子时”的字眼,其实已经有夜子时的观念,所以又发现比明朝更早的记载夜子时的文献。
明朝万育吾著的“三命通会”,发现《三命通会·五·论时刻》这篇文章第一段是从《革象新书》的这部份抄出来的。万育吾也是主张夜子时的观念。再看《三命通会·二十一》至《三命通会·二十七》(即《古今图书集成》艺术典第 613 卷至第 619 卷),上面记载“甲日”只有甲子时、乙丑时……乙亥时的断命法,却没有丙子时的记载。这很明显,万育吾是不承认甲日的夜子时的干支为丙子。否则,就会记载甲日丙子时要怎麽论断了。
三命通会说:“若子时则上半时在夜半前属昨日,下半时在夜半后属今日,亦犹冬至得十一月中气,一阳来复为天道之初耳。”
子半和夜半,就是指子时的中间。以子时之中点换日,是中国历法的常识。
古人并非是闹着好玩、随心所欲地以动物来代表时辰,当中其实大有玄机的。时辰以十二生肖为代表,早见于西周,而时辰的阴阳就以其形态所代表的双单数来决定:
牛(丑)蹄分;兔(卯)缺唇且四爪;蛇(巳)无爪但舌分;羊(未)碲分;鸡(酉)四爪;猪(亥)蹄分;这六种都是属阴。
虎(寅)五爪;龙(辰)五爪(五爪金龙);马(午)碲圆(单);猴(申)五爪;狗(戌)五爪;这六种都是属阳。
偏偏鼠(子)是前足四爪,后足五爪,其实是代表上四刻是属夜之阴,后四刻是属日之阳。(你不相信,捉一只来看看)
在清代命理学家袁树珊以前,还没“夜子时与早子时”之说。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曾请教过多少先生,他们真就不知道有“夜子时与早子时”之一说。
如果子时从深夜12点起一分为二,那么其他时候,怎么不一分为二呢?
命书规定从深夜11至1点为子时,那就应该不管12点前还是12点后,都按子时算。但古有“一夜连双锤,五更分二年”之说。所以,深夜12点又是今明两天的分界线,其他时辰则不具备这个特点。
经过论证,即否定了袁先生的观点,又肯定了“夜子时与早子时”的正确性。
结论是:出生在午夜12点前的命造,按本日的日干推时辰;生在午夜12点以后的,按明日的日干推时辰(即日干是什么,就按什么推)。
不管早子时,还是夜子时,其时柱一律同样的,即使用次日时柱之干支,只不过日柱之干支不同而已,切勿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