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作者:关山听风
带来好运气财气的词语五个字一个人没事的时候,应该属于自己的时间,只要不影响别人,想怎么哼就怎么哼,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为什么农村老话说:“无事哼一声,财气去三分”呢?这样的农村老话确实让现在的年轻人难以理解。
这句老话中,比较难懂的是“哼一声”到底指什么,为什么“哼一声”就会让财气失去三分呢?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农村风俗不一样,说法上是有差别的,主要有三种说法。
下面就一一给读者朋友解读一下。
1、“哼一声”是指对别人的轻蔑、不信任和不满
在一些农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哼一声”的内涵非常丰富,既可以表示轻蔑、厌恶、愤怒或惊讶,也可以表示不满意、不信任,或者表示怀疑。到底是什么意思,主要看当时的环境、说法的语境,以及发出“哼一声”之人与在场人的关系。通常来说,“哼一声”的人是用鼻子发出的声音,而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话,人们只能根据这个人平时的为人、现场的表情等综合因素,来猜测此人的内心的意思。
在农村,“哼一声”与赞美是两回事,赞美是一种肯定,是心里由衷发出的声音。人都喜欢听好话,赞美别人不会躲躲闪闪,都是当面称赞。而对别人的轻蔑、不信任、不满意等,如果性子不是很直爽的人,一般不会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而是用鼻子“哼一声”,这就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显示了一个人的态度。因此,人们容易把“哼一声”理解成对某人或某事的轻蔑、不信任、不满、厌恶等。
你想想看,如果平时你在村里公众场合说话,或者做事,有人在旁边用鼻子发出哼的一声后,就不再说话,这种“哼一声”就显示了此人的态度。而这种态度虽然像是谜语一样,还得要你去猜,但你心里其实已经明白八九分,他的内心对你说的话,或者做的事,是一种轻蔑的否定的态度,用农村的话说,就是“瞧不起”你说的话或做的事,或者还有别的 不满意的地方。碰到这种情况,你心里肯定不会舒服,比那些口直心快的人当面指责你,心里更难受。再说,那些口直心快的人,把话说完了,事也就过去了,而对那些平时嘴上不说,只打哼哼的人,还得多长几个心眼提防。
别看只是简单地“哼一声”,留给别人想象的空间实在太大了,且这种空间不是往好的方面去想,还是往坏的方面去想。也就是因为如此,过去农村人家教育孩子的时候,对那些平时有话不说出来,只有鼻子哼的孩子,要重点“关照”,加重处罚力度,以免从小就养成这种臭毛病。
比如说,过去,父母在教训孩子时,如果孩子不作声,或者受了委屈哇哇哭几声,哪怕是当面争辩几声,作为父母的,能够过去也就让他们过去了。但是,如果孩子面对你父母的教训,用鼻子哼一声,就会激怒父母。本来父母只训斥一下就可以了,孩子用鼻子哼那么一声,父母认为孩子是对自己的轻蔑和不满,要么就是棍棒上身,要么就是加重别的处罚方式。
按农村说法,喜欢用鼻子哼一声,是一种坏毛病,最容易得罪人,给自己树敌,而且得罪了别人自己还不知觉,自我感觉良好。
“无事哼一声”中的“无事”,在农村,一般指没有干农活,闲着没有事的时候。干农活时,大多是体力活,人在干活时发力,习惯嘴和鼻发出嗨、哼之声,是一种正常现象,针对的是所干的活儿,不是针对人,无可厚非。无事哼一声,着重指在人前,也就是指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无事在家里呆着,不管哼多少声,得罪不了人,也不会招来别人的猜忌,
只有在人与人的交往之中,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就会引起别人的不快,从而得罪人,被人怨恨。这样,旁边的人就会觉得这种人不能深交,平时频繁来往的人就会变得越来越疏远,在人缘方面就会变得越来越差。
我国有一句成语“和气生财”,是一句古老的生意经,先人经验的积累,可以说这种经验之谈百试不爽。这句成语的意思是说,待人和善能招财进宝。过去农村人,并不都开店做生意,但是,小农经济之中,除了自给自足外,多多少少要发生一些商业性的交易,或者做一些小生意,以增加自己的财富。还有一些人,在农闲时,不免用自己的力气换取钱财,以补贴家用。
个人的人缘好,别人提供的赚钱门路就要多一些,赚钱的机会就多,否则,别人提供的赚钱门路就要少一些,赚钱的机会就少。
老话“无事哼一声,财气去三分”之中的“财气”,获得钱财的运气,也就是赚钱的机会,“财气去三分”,意思是说,赚钱的机会十分之中失去了三分,也就是说失去了部分机会。
事实上,
这里所说的“哼一声”,就是说在人与人的正常交往之中,要与人和善,不要自以为是,凡事鸡蛋里挑骨头,这也看不惯,那也看瞧不起,总是带有一种轻蔑、怀疑、厌恶别人的神情来对待别人,如此就不会有好的人缘,失去一些赚钱的机会。
2、“哼一声”是指唱歌
在一些农村,“哼一声”一般指唱歌。那么唱歌与“财气”的得失又有什么关系呢?
过去农村不像现在歌曲非常丰富,一个人没事的时候,想唱什么就唱什么歌,想怎么唱就怎么唱,想在哪里唱就在哪里唱,只有唱得好听与不好听的区别。过去农村唱什么歌,只有民间小调和山歌之类的民间歌曲,就是这些歌曲,在唱的时候还是很有讲究的,不是想在哪里唱就在哪里唱,想怎么唱就怎么唱。
比如说,民间俗语有“到哪座山唱哪支歌”,现在比喻说话做事要符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过去却是一种真实的情况的反映。
旧时,山里人没有什么歌可唱,一般到了山上就唱山歌,曲子是相同的,歌词不同,因此,上面俗语的“哪支歌”,指的是歌词,而不是指那个曲子。在这座山上,传统上可以唱情歌,或者说“野歌”(指歌词内容低俗的歌曲),那就唱情歌和“野歌”;到了另一座山上,传统中不能唱情歌和“野歌”,那就只能唱“正歌”(歌词是文雅的,且具有社会教化意义的歌曲)。
民间小调大多也是如此,也有“正歌”和“野歌”之分,哼唱的时候,既要看场合,也要注意旁边的人。有些歌不能当着女人的面唱,有些歌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唱,还有一些歌不能当着长辈的面唱。最重要的是有一些歌禁止在家里唱,只能在野外唱。
这里以古代山歌为例来说明一下。
我国古代朝清时期,尤其在清朝中期,地方官员为了教化“蛮荒之地”的山野之民,曾经发布禁令封禁民间的山歌。比如在湖南西部和西南部、湖北西部、贵州、广西等地,官府曾经大规模封禁歌场(地方群众唱山歌聚会场所)。当地群众也对封建统治进行了抗争,当时地方流传一首山歌:
“新官上任禁山歌,
笑死山中老太婆,
若是山歌禁得住,
狗头生花马生角。”
这是历史上一场山野之民与官府在山歌中的博弈,时间长达上百年,最后,官府和山野之民各让了一步。民间取消了大型山歌场聚会,禁止在民宅内唱山歌,但山民依然保留了在田野之间唱山歌的权利。由此,山歌真正成为只能在山野里哼唱的歌曲,在村庄内及附近,只能在规定场所才能哼唱,其它地方一律禁止。
也就是因为有这段历史的插曲,之后就形成了山歌的相关民间风俗。“无事哼一声”,在这些喜欢唱山歌和民间小调的农村,“哼一声”就是指唱山歌和民间小调之中的“野歌”。旧时农村,一个人在没有事的时候,如果在家里,或者别人面前哼唱“野歌”,通常被人们认为是行为不端,不正经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被人们时时提防着。也就因为如此,
人们认为农村生活中人们失去了这种人的部分信任,从而失去了部分“财运”,这也就是老话中所说的“财气去三分”。
不过,这种说法只是在过去的农村,随着时代的发展,封建思想的破除,旧时一些不能在村里和民宅哼唱的山歌和民间小调,再也不受限制,这种说法也随之消失了。
3、“哼一声”是指叹气
在一些农村,人们把“哼一声”与叹气看成是一回事。通常一个人叹气有三种形式:一种当人处在悲伤之中,或者处在无奈困境,受到挫折和打击,心里感到困惑、伤感、郁闷等不愉快情绪,情不自禁地发出叹气声。第二种当人经过一段艰辛的劳作后,歇息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发出叹气声,也就是平时所说的长长地舒一口气,以驱除疲劳。第三种是一些人平时养成的不良习惯,形成的一种生活毛病,不管有事还是没事,总喜欢唉声叹气。
第一种和第二种,按农村人的说法,是属于“有事”,是允许叹气的,而第三种属于“无事”,不能有叹气的坏毛病。一般来说,属于“有事”的叹气,通常从口里呼出来,而平时没事的叹气,因不是发自内心,叹气时,呼出的气大多从鼻子里出来,人们也就把这种叹气称为“哼一声”,或者“哼气”。
过去农村,平时小孩没事时发出叹息声,通常要被父母斥责。很多父母挂在嘴边的话是:“受了哪个的气呢?是谁借了你的米,还了你的糠呢?”一些脾气不太好的父母,当小孩无事叹气的时候,往往一巴掌打在小孩的屁股上,或者用中指关节敲在头上,不允许小孩养成无事唉声叹气的习惯。
在农村,无事的时候总是叹气,人们认为好的运气给叹没了,会给人带来霉运,这样的人迟早要倒霉。
这当然是过去农村人一种迷信的说法,不足为信。
然而,人“无事”时总是唉声叹气,让人觉得这种人没有精气神,跟这种人在一起,心里感到压抑、难受,因情绪受到这种人的感染,连自己的精气神也给消磨了一部分。因此,在农村,人们通常要远远地躲开这种人,免得自己受到影响,如此,这种人的朋友就越来越少,他们自然而然就失去了一些发财的机会,其“财气”也就失去了一部分。
总而言之,
以上“无事哼一声,财气去三分”的三种说法,其实都与人们在生活中的人缘有关,人缘好的人,发财的机会就会增多,人缘差的人,发财机会就要减少。事实上,这句农村老话,就是要告诫人们,
从小就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生活在自以为是的自我空间内,要主动融入社会,在会社中寻找发展的机会。从这方面来看,这句农村老话,直到今天依然有一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