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作者:勇哥读史
庚申日2023年运势“学海无涯苦作舟。”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消磨了无数人的生命。晚清名臣左宗棠,3次参加会试,均名落孙山,一气之下,终生不再参考。
在左宗棠同一时期,还有一个“倒霉蛋”:才华横溢的他考了12次乡试和4次会试,到52岁时才考中进士。
这个“倒霉蛋”,叫李慈铭。
李慈铭,字爱伯,生于1830年,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清朝时期,吴越地区人杰地灵,李慈铭自幼聪颖过人,12岁就能够写得一手漂亮的诗文,得到了浙江巡抚吴晴舫的器重和赏识。时人称之为“越中俊才”。
然而,李慈铭的科举之路格外坎坷。根据记载,他先后11次参加乡试,均以失败而告终,到42岁时地12次参加乡试,才考中举人。此后,又在会试中3次落榜,到52岁时第4次参加会试,才考中进士。
当李慈铭的同龄人都已经在政坛呼风唤雨时,他才刚刚进入政坛。为此,他刻了一枚履历闲章自嘲:“道光庚戌茂才,咸丰庚申明经,同治庚午举人,光绪庚辰进士。”
李慈铭的运气相当不好。
他出身地主家庭,家庭环境较为宽裕。经过几十年的寒窗苦读,偌大一份家业逐渐坐吃山空。1859年,李慈铭屡试不第后,带着一笔银子来到京城,打算走捐官的路子,买一个户部郎中。不料,李慈铭由于社会经验不足,被人欺骗,随身携带的钱财落入别人口袋,不得不流浪于京城。
为了满足李慈铭当官的梦想,他母亲变卖田产,给他捐了一个户部郎中。
庚午日2021年运势李慈铭虽然当了一名京官,但长期“原地踏步”。我们知道,晚清时期,京官的俸禄较低,位高权重的京官还可以收受一笔可观的陈规,来维持奢侈的生活;位低权轻的京官就只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不过,李慈铭却非常讲究享受,甚至不惜拿出20两银子去买一件衣服:“四月间制珠毛皮小貂袖银红江紬袍一领。平生衣服,无此都丽也。以袖甚佳,有承平密致之风,团花绣球,俨然宫体。”
李慈铭为官之初,“尝自订七例自勉:一不答外官,二不交翰林,三不礼名士,四不齿富人,五不认天下同年,六不拜房荐科举之师,七不婚寿庆贺。”但是,京官不结交外官,哪里来的陈规?所以,李慈铭照样对封疆大吏暗自接纳。
1881年,直隶总督李鸿章进京觐见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居住在贤良寺。李慈铭专门到贤良寺拜访李鸿章。李鸿章当然明白他的用意,临行前送了12两银子。
后来,李慈铭担任天津问津书院北学海堂山长,每年从李鸿章那里获得了丰厚的束修,达1100多两银子。
李鸿章为什么愿意大把银子送给李慈铭?还不是因为李慈铭性格狂放,对“同时名流,无不极口谩骂,不留余地”,自己处于政治漩涡的中心,没必要得罪他。果然,在李鸿章的“糖衣炮弹”轰炸后,李慈铭从不开口骂李鸿章。
李慈铭与另一名封疆大吏张之洞的关系也颇好,来往紧密。
可是,关系归关系,该送的礼张之洞照样得送。张之洞的礼物送少了,李慈铭会不高兴的。有一次,李慈铭就在在日记里抱怨张之洞送的“礼”太轻。过了几天,张之洞来拜访他,他一气之下,躲避着不见张之洞:“午后至陶然亭,张之洞来,我避之。”
【参考资料:《清史稿》《低收入高消费的晚清官员李慈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