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作者:联语
杨什么涵好听男孩名字
【联语】
诗书画两社一老翁,张挂鉴评诗书画
菊竹兰诸君独推子,吟坛梅领菊竹兰
1988年7月的一天,浙江省严州书画社举行成立大会。社长张鉴先生讲话一结束,一位名叫纪纯的女社员即席出了一句上联,当场征求下联,会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虽有数人应对,但是均不满意。纪纯的上联是:
诗书画两社一老翁,张挂鉴评诗书画
转眼一年半时间过去了,还没人能对出理想的下联来。
事有凑巧,1989年底,新安诗社邀请上海画家来新安江讲学,有人将那上联抄录给他,请他续上下联,次日上午杨老师交了卷。其下联云:
菊竹兰诸君独推子,吟坛梅领菊竹兰
当天纪纯见到此联,连连称道“对得好,对得好”,只是联语赞她,纪纯说“不敢当”。后来,纪纯要求画家书成条幅赠她留作纪念。
【小析】
书家画家云集,举行成立大会,理应有人助兴,征联十分相宜。纪女士的上联,两个小句连贯,“两社”即严州书画社、新安诗社,“一老翁”指两个社的社长张鉴,上句说人,下句述事,明说张鉴先生在鉴定评说“诗书画”,暗含“张”“鉴”老先生的大名,只是二字在这里作动词。二“诗书画”一指作品一指社名;
杨老师的下联,“诸君”指“梅菊竹兰”,世称四君子,故而以人相称,“梅”居首位,因此说“独推子”,“菊竹兰”对“诗书画”,避开“梅花”,解决了“四”对“三”之难,再以“独”来对“一”,既表数目又将“梅花”暗地补出,其实,“子”也是指“梅花”,这样“诸君”才算齐备,恰与“两社”相联,第二小句,明讲“梅”在“吟坛”“领菊竹兰”,暗嵌纪纯女士另名“吟梅”,以女士芳名对社长姓名,一女一男,都是诗社社员,无可非议,一“评”一“吟”,都是雅事。“吟坛梅领”并非全是动词,与“张挂鉴评”只算是宽对。瑕不掩瑜,不足为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