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是中国古老的易学概念,蕴含着深邃的智慧。
先天八卦相传由伏羲创制。它主要体现的是宇宙万物形成的先天自然之象。先天八卦的排列顺序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从图象上来看,它以乾坤定南北,象征天地定位;离坎定东西,体现水火不相射。先天八卦揭示了一种相对静止、原始的宇宙秩序,是宇宙最本质的阴阳对待关系的体现。这种排列反映了天地之间、阴阳之间的一种平衡、对称的关系,如乾为纯阳,坤为纯阴,阴阳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构成了宇宙的基础框架。
而后天八卦则是周文王根据后天的使用需要而改变的八卦顺序,即震东、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乾西北、坎北、艮东北。后天八卦更侧重于反映事物在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关系。后天八卦与方位、时令、人事等联系紧密。例如在方位上,震代表东方,为春天,象征着万物开始萌发,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离代表南方,为夏天,是炎热光明的象征。后天八卦体现了宇宙万物在动态发展过程中的规律,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先天八卦是基础,是宇宙的本体模式;后天八卦是在先天八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本体模式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两者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八卦学说的丰富内涵,在哲学、风水、中医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