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作者:流雷电
72年鼠在2023年运势随着2022年即将过去,2023年马上就要来了,最令退休人员关心的就是2023年养老金是否能够迎来第19次连调。
随着职工工资和物价变动的动态调整,为了保证退休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水平,2023年的养老金19连调还是非常有希望的。
目前有三个好消息来保证19连调的落地实行:
第一就是中央调剂金制度的建立
通过中央调剂金对各个省份的养老保险基金在省际之间调整余缺,通过盈余多省份的养老基金支援有缺口的省份,平衡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各地养老基金压力,能够降低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很好地提高基金的保障能力。
第二就是养老保险依然收大于支
2021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为65793亿元,同比上升33.65%;基金支出60197亿元,同比上升10.14%。虽然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增幅已比不上支出增幅,但目前依然处于一个收大于支的情况,因此19连调还是有很大希望的。
第三就是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有保障
目前我国所有的省市都已经启动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工作,
2021年的投资收益额631.80亿元,投资收益率4.88%,通过这种投资增长的方式,养老保险基金的规模在不断增长,也给养老金的调整增加了更多的底气。
不过有些退休人员对目前养老金的调整方式有些不满,我国的养老金计算的基本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也就是缴费越多、缴费年限越长的人养老金越高,同时在每年的养老金调整中这些人调整的金额也会越多,这也导致高养老金群体和低养老金群体的养老金差距越来越大。
72年鼠在2021年运势因此有些人认为要缩小差距,养老金的调整应该3000元以下多涨,7000元以上不涨!那么,这种做法真的可行吗?
当前我国的平均养老金在3000元左右,3000元以下确实属于低养老金群体,为了保障这部分群体能够有一个更加安稳的晚年生活,其实每年的养老金调整中国家已经有对低养老金群体进行了一定程度地倾斜。
养老金的定额调整,就是国家为了保证这部分群体养老金调整金额和调整水平的一个方式。对于养老金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群体,他们每年的养老金调整水平肯定是高于平均水平的,比如今年全国的平均调整水平是4%,那么这部分群体肯定超过4%,甚至部分可以达到5%。
而7000元以上不涨,这个其实并不合理。
首先国家的养老保险缴费的时候,就已经设立了缴费基数上限,一般是当地社平工资的300%。也就是不管你的工资收入多高,最多只能按照300%的上限缴纳养老保险,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距不会太大。
而目前不少网友表示养老金的差距大,存在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就是地域差别。在一些小县城,三四千的养老金已经算是中等收入群体,但是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一个月三四千的养老金其实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消费。所以一刀切式地限制养老金7000元以上不涨,是不合实际的。
同时7000元以上不涨,也会严重影响大多数人的缴费积极性。既然交得多退休以后并不能拿得多,那么大多数正常人的选择肯定就是不要缴太多,那么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将会出现明显下降,整体规模也会缩水,影响到养老保险基金的稳定性。
因此,“养老金3000元以下多涨,7000元以上不涨”其实并不可行
。养老金有一定的差距其实是正常的,但是只要将两极分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出现过大的差距,那么也就是合理的。
对于普通职工来说,提高自己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增长自己的缴费年限,才是提高退休后养老金水平的最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