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作者:人民铁道
工地运材料炮车图片他习惯笑,你夸他的时候,他就微微低下头,嘴角咧开。露出一口的白牙,这愈发衬出他的黑。很多人问他,你一直都这么黑么,他又笑。从前他还真不黑。
从前,是11年以前。刚来运管的时候,他也是个稚嫩小伙。这些年,风里来、雨里去,他取得了一叠叠的荣誉和头衔,与此同时他全段最黑的头衔也拿到了。
11年的坚守,从懵懂少年到成熟稳重的技术标杆,他经历过同龄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与挣扎。但他从不抱怨,从未退却,用一盏对于运管美好憧憬的笑容,埋葬了所有的困难和挫折。
他就是王伟——上海维管处徐州维管段工程管理室主任,原徐州北工区工长,大家口中的笑面黑金刚。
年轻黝黑的“老专家”
11年的坚守,让如火的骄阳晒黑了憨厚的脸庞,任刺骨的寒风冻裂了满是老茧的双手。“请问你们段那个长得像40多岁的,长得挺黑的年轻人在哪呢?”很多人都这样描述着王伟。
可也就是这11年,他练就了一身过人本领。很多运管人都知道,王伟获得2011年铁道部技术比武接触网专业个人第一名;获2014年集团公司第一届青年技能竞赛个人第一名、团体第一名;2015年被评为高级技师,获集团公司“十佳技能拔尖人才”荣誉称号,获集团公司2016年度“项目管理标兵”荣誉称号。
而人们所不知道的是,工作的这些年,王伟为自己定制了一份作息时间表,并且数年如一日的坚持着,每天坚持6点起床,进行1小时跑步、20分钟俯卧撑,每天晚上坚持读书学习到11点。随着不断的积累,他迅速的将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安规、检规等内容一本一本复刻在脑海里,熟悉到甚至能脱口而出告诉你相关条款要求在第几页第几条。记得参加铁路总公司技术比武时,为了保证分毫不差的完美工艺,他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去练兵场进行训练。背书背到嘴巴都起泡了,练兵练到辅助人员都喊累得撑不住了……就这样一次一次的与时间赛跑,一遍一遍的与质量较劲,他终于收获了他的硕果金秋。
他喜欢钻研,空余时间总是能琢磨出些小创新,一次在对供电线绝缘子清扫维护检修做准备计划时,发现肩架太长导致作业人员过不去,他就巧用木棍做“天桥”,顺利完成检修任务;技术比武期间,他组织制作了腕臂预配支架,节省了比赛用时,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在施工期间,参与了斜率尺的制作,降低了劳动强度;设计了工程“炮车”,方便复杂地形时工具材料的运输……
11年间,他带领的班组成为众人一致赞许的金牌班组,一批批优秀青年迅速成长,在各层级技术比武中频频斩获佳绩。2016年,班组员工乜长水主动请缨参加集团公司技术比武,初出茅庐便斩获个人第七名的好成绩。从刚入运管时的“小刺头”到现在的技术能手,谈起这期间点滴的成长,这个不善言表的小伙不觉已泪湿眼眶,他说:“没有王主任的带领和培养,就不可能有今天站在台上的我。”这其中的拳拳情谊,成为共同成长的缩影,终究他们自己最为懂得。这一年,这对师徒经过层层选送,最终从集团公司数万人中脱颖而出,同时被授予年度“标兵个人”荣誉称号。
笑对工作的“大前锋”
11年间,王伟管辖的区段从未出现过责任事故。他所带领的工区连续4年被评为样板工区;他所负责的工程项目,也正以打造“精品工程”为目标,积极践行“工匠精神”。在合理借鉴以往施工经验的同时,他充分做好工程前期工作准备,合理搭配技术力量,保证了施工的一次到位率。自工程管理室及作业队成立以来,经历了大小工程近60项,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工程承揽连续两年突破2000万,开启了段工程品牌化的进程……
记得公司刚推行标准化工区建设那会,有人就说“标准化工区建设咱不能搞的太好,太累;也不能搞的太差,丢人,咱整个先进就行!”王伟新官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开会制定样板工区建设目标。员工说了,以前咱目标就是先进,王伟说:那是以前,我来了,就必须是样板!犟驴脾气上来了。
精益求精的倔劲还表现在每个他经手的工作上,段上弄岗位流程图,做好了汇总讨论,他的流程图一摆出来立马就成为范本,每个节点可能出现的情况分析、应对措施、每个细节应该注意的方面、时间节点等一目了然,是真真正正的做到了谁照着流程图都能标准化的进行作业。
每次有抢修有施工,他必须全程参与。不是不相信兄弟们,他笑着说。我也怕我的技术生锈。就是这句简单的回答,成全了他日复一日的辛劳。记不清有多少次,风雨里抢修,满身的汗水、泥水混杂成一身的“迷彩”;忘记了多少回,午夜惊醒,只为准备骤变天气里随时可能的冲锋;想不起有多少天,和着气候极端的冷暖,却坚挺着铁一般刚强的身躯。
在徐州段党支部的相册里,放着一张王伟带领班组员工作业时的纪实照片。看到照片,同事们都清楚的记得拍摄日期,那一天徐州气象台发布强对流天气暴雨黄色预警,短时强降雨达到70mm。就是这一天,王伟带领段内70余人连续现场施工作业达6个多小时!在连环的暴风雨里,雨衣丧失了最基本的抵御能力,而暴雨刚休战又开始了高温的炙烤,几番下来,如同苦役!
施工当天铁路各站段相互配合,环环相扣,当大家都在为这些高空的蜘蛛侠们捏一把汗的时候,王伟和他的团队面无惧色,在这狂暴的风雨中,不屑的笑了!这笑容明朗而铿锵!这笑容,击败了所有形式上的拷打与威逼!也笑出了运管人的担当与坚毅!在大家的奋力苦战下,这场二级重点施工完美收官。一小时后,一辆载满旅客的列车顺着崭新的线路呼啸而过。这一天,是2016年7月20日。这一天,郑州至徐州客运专线徐州至大湖联络线下行线正式引入徐州枢纽。这一天,运管人的品格深深镌刻在了所有铁路人的心上!
工地运管子炮车图片温暖絮叨的“大家长”
11年的坚守,从荒芜到葱郁,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牢牢记着,他和他们的成长。
11年时间,王伟把单位当家一样用心经营着。平日里,他就喜欢琢磨怎么把家里的环境再改善改善。院子里的空地以前荒草丛生,他给种上了石榴。收获季节,全段的人都能收到他们种的果实;单位给解决了探亲房,他就组织兄弟们打地坪,立晒衣架;铺设了新篮球场,他就倒腾着弄看台。下棋的石头凳子都是他带着兄弟们一起亲手垒的!任工程室主任后,利用空余时间,他又带领班组有装修经验的员工翻修段部宿舍,进行走廊扶手的除锈刷漆……
他的心里,装的是“大家”。每年过节,他就挨个给员工家里打电话,家里谁生病了,家里谁要过生日了,他都清清楚楚。员工家属来探望,他亲自下厨做饭;自己不会打篮球,为鼓励大家参加活动,他就成了铁杆配角儿。他说,大家五湖四海在一起不容易,在一起就是咱一家人。用他北方汉子的豪气这样掷地有声的说着:再苦也不能苦着兄弟们!
一次,在干完天窗回工区卸料时,他看到一位员工走路左摇右晃,有中暑的迹象。他赶紧跑了过去,安排同事们去吃饭、休息,自己却顾不上喝一口水,背起那位员工就去了医院。
一次,他不经意听到一位同事在电话里说父母兄弟都从务工地回老家了,自己也十分想回家团聚。他就默默的退掉了自己回家的火车票,将值班岗位的这位同事替换成自己。而这,已经是他连续5年没有回去过的春节了。
数不清有多少个这样的一次,在与运管共同成长的这些年,又究竟温暖过多少人的记忆。11年里, 他就这样一点点把房子暖成家,再把家恪守成共同的信仰……
家庭团聚的“隐形人”
11年的坚守,近4000个日日夜夜,他记得最长的一次休假是结婚,那次他休了10天。回家的时候,看着年老的父母和未过门的妻子忙活着婚礼的种种,他倒是像个局外人似的不知从何开始。事实上他“忘”了很多事,结婚7年,他甚至没有带妻子去过一次短途的旅行,没有节日的礼物和适时的问候。而妻子也习惯了,在所有家庭都团聚的时候,在每个她以为隆重的日子里,在她身体不适需要关心的时候,或者,在她生孩子痛到抓狂的阵痛时刻,他,都不在,他成了他们中的“隐形人”。
荣升为父亲那天,听到妻儿平安的消息,在电话的这端他高兴得跳了起来。他多么想第一时间冲到妻儿的身边,可是他没有。不是么?集中修期间工作任务这般繁重,他没有多想,就把要休假的冲动摁紧了塞进心里。
孩子的成长,他也一而再的缺席,猛地一次想起给儿子买件衣服,带回家才发现孩子早已长个,穿不下了。
回家的时候,孩子怎么都不让他抱。一挨着就哇哇的大哭,在孩子的思维里,他不能够理解这个兀自出现的爸爸,他不认识他了。妻子一再的告诉孩子,他是爸爸。他就硬生生的听见孩子稚嫩的嗓音,孩子说:妈妈,我们换个爸爸吧。
只听完这句,这个铁一样坚硬的汉子,默默的背过身去,泪湿眼眶。对于父母妻儿的歉疚,绞在他心里生生的痛。妻子慌忙过来说:没事的,家里有我,你放心工作吧。
作为一名运管人,他懂得班组“大家庭”安全稳定所赋予每个人、乃至每个小家庭的深厚意义,亦懂得小家里饱含的期许与倾力的滋养。这些被“忘掉”的“事件”,他都点点滴滴安放在心里,在休假的时候抓紧一一进行“补救”。和许许多多的运管人一样,他对家的爱一直都在,虽然时常迟到,但从不曾缺席。
11年,从无到有至脉络纵横,运管公司用奋进的臂膀向我们传递了梦想之光的炙热,用宽阔的胸怀向我们诠释了家园之爱的富饶,亦用广袤的舞台向我们奏响前行之路的凯旋。
回顾与运管共同成长的这11年,我们的笑面黑金刚脸上盛开一朵黝黑笃定的笑容,久久不曾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