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作者:毒药君
幸运星op有好几期文章,毒药君都把中国版《深夜食堂》拿出来鞭尸。
说真的,有点倦了。
我大中国是美食天堂,而毒药君又是一个纯粹的吃货。
对于美食作品是有着绝对的敏感度。
别说《深夜食堂》了,就连《舌尖上的中国》都下饭撸过好几遍。
最近,我又听见一个振奋胃口的好消息。
新版《中华小当家》(《真·中华一番!》)要开播了。
在各位还没有被耀眼的料理光芒闪瞎双眼时。
毒药君决定带各位再回顾一下这部充满回忆(口水)的美食番。
注意喽,带好你的太阳镜,菜要上桌了 ——
中华小当家
中華一番!
《中华一番!》改编自日本周刊少年Magazine连载,小川悦司的同名漫画。
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最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是国语台版配音。
动画最先在台湾地区播出,当时还叫《中华一番!》。
此后重播时,该番由统一企业冠名播出,而后又被大陆引进,取名《中华小当家》。
于是,全剧成为了大型的广告植入现场。
男主刘昂星(原漫画叫刘昴星)被改名为小当家,对应小当家干脆面。
女主赵梅丽被改名嘟嘟,对应食品是嘟嘟香肠。
赵梅丽的父亲,阳泉酒家的名厨赵瑜,被改名为及第,食品是及第水饺。
男主的好基友唐三杰,被改名为阿Q,食品原型是泡面。
当然也有改名成功的,全番最强的厨师罗添大师,虽然没有直接露手。
但他一直是扫地僧般的人物,特别是在OP里这个醉酒颠锅的动作,一看就是高手。
而他对应的原型食物是十全味精,所以被称为“十全大师”。
嗯,确实变得更吊了。
不愧是美食番,连人物名字都改得有“讲究”。
其实,童年观看时完全没有反感这样的广告植入。
相反,优秀的人物设定和精彩的剧情,为毒药君的童年带来了许多欢乐。
《中华小当家》虽然是一部日本动画,但是里面对于中华美食的呈现堪称极致。
甚至在国语配音之下,曾天真地以为这是一部国产动画。
相信这种感受可能不止我一个人有。
美食其实是之于文化之上的。
一个外国人对于中国美食了解到这样的程度,也实属可贵。
豆瓣分8.5,也从侧面证明了中国观众对于它的认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动画由于在台湾地区广受欢迎,于是在2005年还漫改成了同名台剧。
导演还是和周星驰共同执导过《食神》的李力持。
不过这部剧太过冷门,豆瓣上只有不到1000人标记。
当然质量也是完全没得比。
在B站上还有该剧全集,不怕毁童年的观众可以找来看看。
有人说,对于《中华小当家》的高评价,完全是因为童年滤镜。
这样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依然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中国饮食的了解。
从故事的选择来说,《中华小当家》选择了中国最会吃的两个地方,四川和广州。
小当家的身世是四川名厨的儿子,擅长于味蕾开发的川菜。
而后他一路南下来到广州,在阳泉酒家学习料理,也就是粤菜。
而主角身边的配角,也是相当具有代表性。
铁棍谢师傅是面点大师,代表着北方传统的面食厨艺。
雷恩的刀工天下第一,主攻刺身和海鲜。
两人都是各自料理领域的高手。
小当家的基友阿Q是上海人,学师于广东,擅长煲汤的技艺。
印象最深的,是在对战料理五虎星时,用瓜装甲鱼汤打败了汤王洛克。
另外在整部动画中,各路菜肴也是轮番上桌。
煎、炸、蒸、炒、煮,无不展现了中华美食的多样性。
这种呈现不光是表面,一些细节也足以见得主创对中国料理的认识。
在番剧的开头,小当家和邵安比拼川菜名菜麻婆豆腐。
幸运星OP洛克人提督给出的试题是六味合一。
而最后一个主题,除了辣、香、色、烫、麻之外,还有酥。
也就是麻婆豆腐里面的绞肉。
不过邵安用的是绞肉,而小当家用的是大豆,不仅口感好,而且入味儿。
从制作过程来说更像是豆豉的做法。
而四川的朋友表示,里面可能不是豆豉,而是平常炒菜经常放的郫县豆瓣酱。
前面的川菜的比拼,靠得是控味儿。
到了广东的阳泉酒家,对调料的味就不那么注重了。
却更注重食物原材料的味道。
这也是为什么,小当家带有土味的炒青菜没人吃。
动画中,把最根本的原因归结到两地水质问题。
可以说十分符合现实情况了。
当然动画之中,不仅要基于现实创作。
作为美食番的鼻祖,《中华小当家》更重要的是对于美食的想象力。
比如,特级厨师考试中的试题,是面而不是面。
从小韩的牛肉切丝面,到阿飞Q弹的土豆冷面,再到小当家的鲶鱼海鲜面。
拼得不仅是厨艺还有创意。
这不光是动画创作的要求,现实中的料理也同样需要这样的精神。
但即使对料理有如此程度的呈现。
毒药君还得对漫画作者小川悦司吐槽几句。
他对中华料理了解还是比较浅薄。
在特级厨师的决赛中,阿飞做了一碗类似朝鲜冷面的料理。
然而,就这碗放在我中华美食之中,再平常不过的食物。
就能震惊在场见多识广的厨师和考官,也却是太夸张了。
说到夸张,就不得不说《中华小当家》的画面表现力。
有时画风走得是写实路线。
比如一些料理的美术和色彩,足以让人垂涎欲滴。
有时画风却走得是极致的夸张路线。
食物闪瞎双眼,好吃到怀疑人的表情。
这一系列的画面表现,也被后来的《食戟之灵》所效仿。
还一度衍生出了食物爆衣的特效。
做菜好不好吃不知道,但是做菜的逼格和姿势一定要酷炫。
甚至在剧中的时期,清朝人说出了黄金分割美学的话语。
在摆脱了童年滤镜之后,也越发地看清楚了《中华小当家》的套路。
其实这部番剧,就是典型的日式热血动漫。
主角心怀远大理想,组团踏上征程,最后打败黑暗势力。
正是有这样的故事设定,才会让这部美食番变得如此精彩。
但讲不定,在热血时故事就成了如《网球王子》那样的玄学故事。
《中华小当家》的后半段,剧情渐渐从料理比拼,变成了拼装备。
传说厨具的这样Bug级道具的出现,极大地破坏了这部番剧的写实感。
这也是很多人说《中华小当家》烂尾的原因。
而在漫画的后半部分,也因为这样的世界观,使得故事完全崩坏。
黑暗料理界作为全剧最大的反派团体。
他们不仅是没有良心的黑厨,还企图用料理统治国家。
由此衍化出的料理杀人,精神料理等一些列阴谋,把人雷得外焦里嫩。
也难怪动画中会出现那句著名的台词:
“连心爱的人都救不了,我还算什么厨师!?”
在这样的漫画基础下,毒药君对《真·中华一番!》的态度既期待又害怕。
且不说时隔多年以后,大眼睛,尖下巴的人物审美,会让画风崩塌。
夸张的故事背景,能否给观众真真实实做一顿美食,还是一个问号。
但有一点绝对能肯定,好的料理一定是金光闪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