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作者:聊点三农
庚午日柱2022年运势每年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是我国传统“伏日”,即老祖宗口中的“三伏天”,期间高温酷暑难耐。三伏的由来是什么?2022年何时入伏、历时多久?2022年三伏会不会更热?
三伏的由来
我国至今流行“干支纪日法”,它的来源或者原理至今未有定论,但人们可接受的是“手指说”,即我们的10个手指代表天干,其中一只手除拇指外的其余4根手指,每根都有3节,故地支有12。
古人将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者各取一个字再相结合,得到甲子、乙丑、丙寅等60组名称,代表60天,专门用来记录日期。老辈人将带“庚”字的日期,统一称为“庚日”。
同时,秦汉时期盛行“五行生克”的说法。老祖宗认为每年最热的夏季属火,根据“五行八卦”推算“庚”属金。金怕火烧,故火克金。因此,老祖宗们认为庚日金必伏藏,意思是金气受夏火炙烤而不得不藏起来。
因此,规定从夏至后第三庚日为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5个庚日时,规定中伏时长为20天。所以,每年三伏天持续30或40天,其中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有10天或20天。
按此规定,便可推算出每年三伏时间在阳历7月中旬至八月中旬。
那么,2022年哪天入伏?今年三伏有多少天?
2022年哪天入伏?
2022年进入夏至的阳历时间为6月21日。根据推算,这天的干支日为乙巳日。
根据老祖宗对三伏天的规定,可以推算出:夏至后第一个庚日为庚戌日,其阳历日期是6月26日。又因每个庚日间隔10天,故夏至后第一个庚日与第三个庚日间隔20天,即为庚午日,阳历7月16日。因此,2022年入伏时间为7月16日,即7月16日-7月25日为初伏。
根据“夏至与立秋出现5个庚日,中伏20天”规定,2022年夏至为乙巳日,立秋为壬辰日,两者之间刚好存在5个庚日。因此,2022年中伏20天,从7月26日开始到8月14日结束。
根据“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规定,可知2022年末伏从8月15日开始,到8月24日结束。
综上所述,2022年三伏共40天,从7月16日起到8月24日结束。
2022年三伏热不热?
①一年有几个集中热的时期,一个是伏天,一个是秋老虎。但关于三伏天会有多热,民间流传一则有趣俗语,即“公伏凶,母伏爽”。
这句老话大概意思是,如果当年三伏为公,则会相对偏热些;如果三伏为母,则相对会凉快一些。总之,不管三伏是公还是母,伏天肯定是比较热的,这是我国所处地理位置的夏季环流形势决定的,只不过公伏会更热,而母伏热的程度要稍微轻些。
民间关于三伏的公母,主要根据入伏时间来界定。老辈人认为,若入伏这天是农历单日,则称为公伏;反之则被称为母伏。今年入伏时间7月16日,农历五月廿三。
由此可知,2022年三伏为公伏,可能伏天可能会更热些,尤其是中伏、末伏这两个阶段。
②“夏至无雨三伏热”、“夏至无云三伏烧”。
除了“功伏凶,母伏爽”以来,民间总结了很多关于三伏与气温间关系的老话,即“夏至无雨三伏热”、“夏至无云三伏烧”。大致意思是,夏至当天没有下雨、没有乌云,那么三伏天里可能就会比较热。
2022年三伏热不热,大家怎么看?